![新聞資訊](/Websites/chuanyue/Uploads/Picture/2021-07-22/60f93a12e8317.jpg)
熱門文章
-
四川:"校園餐"常態長效治理 鼓勵聘用家長從事食堂工作 2025-01-25
-
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是為了延緩就業嗎? 2025-01-22
-
多所“雙一流”高校發力醫學 2025-01-21
《關于認真做好2019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工作的通知》解讀
2019-04-03 | 文章來源: | 分享到:
《關于認真做好2019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工作的通知》解讀
一、什么是指標到校生?
指標到校生政策是指按照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為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由教育行政部門將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按規定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由初中學校綜合評價、擇優推薦學生入學。
各學校招生計劃中,用于招收指標到校生的計劃稱為指標,按類別不同,分為市級統分指標、區域指標、區域調劑指標等。
當某名學生由初中學校推薦,享受某所高中學校的指標時,該學生即為指標到校生,簡稱指標生,根據享受指標類別的不同,稱為市級統分指標生、區域指標生、區域調劑指標生等。
二、指標到校生計劃如何確定、下達?
指標到校生計劃為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市直屬學校指標到校生比例為學校面向“5+2”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各區(市)縣指標到校生計劃比例不低于其所屬的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市直屬學校是指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樹德中學三所學校的七個校區,即:石室中學(文廟校區)、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七中(林蔭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樹德中學(寧夏校區)、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
指標到校生計劃由成都市教育局下達。
三、指標有哪些類型,分配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中心城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分為藝體指標、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市級統分指標、區域指標、區域調劑指標五類。
中心城區市直屬學校指標分為藝體指標、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和市級統分指標。其中,藝體指標招生辦法6月初公布;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按有關規定執行(高層次人才的認定,具體咨詢成都市政務大廳教育局窗口,電話028-86924849);市級統分指標分配范圍為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每區確定一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5+2”區域的學校拿出12%的指標,其余6個區的學校拿出不低于5%的指標作為市級統分指標;“5+2”區域學校另外38%的指標和其余6個區學校剩余指標作為區域指標。市級統分指標分配到該學校所在區外的中心城區;區域指標的分配范圍為學校所在區。中心城區其余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標分為區域指標和區域調劑指標。區域指標的分配范圍為學校所在區;區域調劑指標分配范圍為該學校所在區外的中心城區。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指標的分類由當地確定,分配范圍為本招生區域。
四、指標是如何分配的?
指標分配時以區域內初中學校符合指標到校生基本條件的學生為基數進行,并適當向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傾斜。
中心城區:“5+2”區域市級統分指標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其余6個區的市級統分指標先分配到各區,再由各區統籌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各區區域指標和區域調劑指標,由各區分配。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由當地參照中心城區辦法進行分配。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單獨制定暫行政策。
五、申請成為指標到校生需具備哪些條件?
全市指標到校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戶籍要在本招生區域;二是初一年級即在本校按政策規定入學、有本校3年正式學籍且在本校連續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正常轉學的,應在本校連續讀滿2個學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學籍;三是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四是綜合素質評價達到a等,體育達標。
六、指標到校生按什么程序產生?空余名額如何使用?
指標分到學校后,由學校按事前公示的操作辦法推薦產生。
中心城區指標公布執行后,因學生放棄而空余的市直屬學校名額,由市教育局收回錄取場使用;因學生放棄而空余的區屬學校名額,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按規定程序調劑使用。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的空余名額使用辦法由當地確定。
七、指標到校生如何錄取?
所有指標到校生均須參加中考報名,完成體育考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
中心城區市級統分指標生和區域調劑指標生均要參加中考,中考升學成績(不含特征加分)不低于“5+2”區域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報志愿指導線方可錄取。
中心城區“5+2”區域的區域指標生不參加中考,其余6個區的區域指標生是否參加中考、參加中考后的分數要求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并公布執行。
中心城區符合錄取條件的指標到校生,均不需要在網上填志愿,由成都市招考辦統一組織各招生學校在第一批辦理錄取手續,被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以后各批次、類別錄取。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由當地參照中心城區辦法執行。
八、如何保證今年指標到校生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全市指標到校生的選送應該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強迫學生申請指標。指標到校生全過程實行公示制度,中心城區將對分配名額、操作辦法、推薦過程及結果等內容進行嚴格公示,且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參照中心城區辦法執行。
九、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是否可以招收指標到校生?
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可根據自身情況,招收校內指標生。校內指標生占學校的統招生計劃但不能突破本校在本招生區域統招生計劃的20%。校內指標生的資格、程序、錄取、公示等與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區域指標生相同,限招本校符合條件的初中畢業生。
十、民辦初中學校的學生能否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
民辦初中學校需要享受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應提出申請,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情況審核通過后,在分配指標時統籌安排。
十一、民辦高中是否可以招收指標到校生?
民辦高中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參照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校內指標生操作程序,招收民辦學校校內指標生。民辦學校校內指標生占學校高中招生計劃,限招本校初中畢業生,不限戶籍。
十二、家長和考生如何了解我市指標到校生政策?
我市指標到校生政策將通過初中學校召開家長會等多種方式告知考生、家長。考生和家長也可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咨詢、了解。可以登錄成都市教育局及各區(市)縣教育局官方網站、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網站,也可在登錄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網站后進入成都市中考網絡應用服務平臺查詢相關政策;可以電話咨詢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成都市招考辦相關問題。
該文件的解讀機構為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解讀人:吳倩;聯系電話:86691372。
一、什么是指標到校生?
指標到校生政策是指按照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為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由教育行政部門將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按規定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由初中學校綜合評價、擇優推薦學生入學。
各學校招生計劃中,用于招收指標到校生的計劃稱為指標,按類別不同,分為市級統分指標、區域指標、區域調劑指標等。
當某名學生由初中學校推薦,享受某所高中學校的指標時,該學生即為指標到校生,簡稱指標生,根據享受指標類別的不同,稱為市級統分指標生、區域指標生、區域調劑指標生等。
二、指標到校生計劃如何確定、下達?
指標到校生計劃為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市直屬學校指標到校生比例為學校面向“5+2”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各區(市)縣指標到校生計劃比例不低于其所屬的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區域統招生計劃的50%。市直屬學校是指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樹德中學三所學校的七個校區,即:石室中學(文廟校區)、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七中(林蔭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樹德中學(寧夏校區)、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
指標到校生計劃由成都市教育局下達。
三、指標有哪些類型,分配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中心城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分為藝體指標、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市級統分指標、區域指標、區域調劑指標五類。
中心城區市直屬學校指標分為藝體指標、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和市級統分指標。其中,藝體指標招生辦法6月初公布;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按有關規定執行(高層次人才的認定,具體咨詢成都市政務大廳教育局窗口,電話028-86924849);市級統分指標分配范圍為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每區確定一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5+2”區域的學校拿出12%的指標,其余6個區的學校拿出不低于5%的指標作為市級統分指標;“5+2”區域學校另外38%的指標和其余6個區學校剩余指標作為區域指標。市級統分指標分配到該學校所在區外的中心城區;區域指標的分配范圍為學校所在區。中心城區其余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標分為區域指標和區域調劑指標。區域指標的分配范圍為學校所在區;區域調劑指標分配范圍為該學校所在區外的中心城區。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指標的分類由當地確定,分配范圍為本招生區域。
四、指標是如何分配的?
指標分配時以區域內初中學校符合指標到校生基本條件的學生為基數進行,并適當向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傾斜。
中心城區:“5+2”區域市級統分指標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其余6個區的市級統分指標先分配到各區,再由各區統籌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各區區域指標和區域調劑指標,由各區分配。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由當地參照中心城區辦法進行分配。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單獨制定暫行政策。
五、申請成為指標到校生需具備哪些條件?
全市指標到校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戶籍要在本招生區域;二是初一年級即在本校按政策規定入學、有本校3年正式學籍且在本校連續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正常轉學的,應在本校連續讀滿2個學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學籍;三是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四是綜合素質評價達到a等,體育達標。
六、指標到校生按什么程序產生?空余名額如何使用?
指標分到學校后,由學校按事前公示的操作辦法推薦產生。
中心城區指標公布執行后,因學生放棄而空余的市直屬學校名額,由市教育局收回錄取場使用;因學生放棄而空余的區屬學校名額,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按規定程序調劑使用。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的空余名額使用辦法由當地確定。
七、指標到校生如何錄取?
所有指標到校生均須參加中考報名,完成體育考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
中心城區市級統分指標生和區域調劑指標生均要參加中考,中考升學成績(不含特征加分)不低于“5+2”區域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報志愿指導線方可錄取。
中心城區“5+2”區域的區域指標生不參加中考,其余6個區的區域指標生是否參加中考、參加中考后的分數要求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并公布執行。
中心城區符合錄取條件的指標到校生,均不需要在網上填志愿,由成都市招考辦統一組織各招生學校在第一批辦理錄取手續,被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以后各批次、類別錄取。
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由當地參照中心城區辦法執行。
八、如何保證今年指標到校生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全市指標到校生的選送應該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強迫學生申請指標。指標到校生全過程實行公示制度,中心城區將對分配名額、操作辦法、推薦過程及結果等內容進行嚴格公示,且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郊區新城各招生區域參照中心城區辦法執行。
九、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是否可以招收指標到校生?
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可根據自身情況,招收校內指標生。校內指標生占學校的統招生計劃但不能突破本校在本招生區域統招生計劃的20%。校內指標生的資格、程序、錄取、公示等與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區域指標生相同,限招本校符合條件的初中畢業生。
十、民辦初中學校的學生能否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
民辦初中學校需要享受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應提出申請,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情況審核通過后,在分配指標時統籌安排。
十一、民辦高中是否可以招收指標到校生?
民辦高中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參照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完中校內指標生操作程序,招收民辦學校校內指標生。民辦學校校內指標生占學校高中招生計劃,限招本校初中畢業生,不限戶籍。
十二、家長和考生如何了解我市指標到校生政策?
我市指標到校生政策將通過初中學校召開家長會等多種方式告知考生、家長。考生和家長也可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咨詢、了解。可以登錄成都市教育局及各區(市)縣教育局官方網站、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網站,也可在登錄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網站后進入成都市中考網絡應用服務平臺查詢相關政策;可以電話咨詢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成都市招考辦相關問題。
該文件的解讀機構為成都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解讀人:吳倩;聯系電話:86691372。
![注川越微信公眾號](http://m.yikoo.com.cn/Websites/chuanyue/Uploads/Picture/2019-05-25/5ce8e6c2727f8.png)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