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Websites/chuanyue/Uploads/Picture/2021-07-22/60f93a12e8317.jpg)
熱門文章
-
四川:"校園餐"常態長效治理 鼓勵聘用家長從事食堂工作 2025-01-25
-
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是為了延緩就業嗎? 2025-01-22
-
多所“雙一流”高校發力醫學 2025-01-21
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考試和課業負擔
2019-08-14 | 文章來源:教育在線 | 分享到:
作者:劉海峰(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
義務教育是一國教育的基礎,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為了保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新時期義務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對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將起到重要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度。“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類格言廣泛流傳。在傳統社會,讀書往往等同于受教育。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比較聰穎的孩子,總是千方百計地讓其接受教育,期望能夠靠讀書出頭。在長期形成的高度重視教育的環境中,讀書至上的觀念在當代仍然深入人心,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值普遍很高。
當高考指揮棒向下延伸,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變得高度重視考試。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課業負擔就不輕,各種公開和隱形的成績排名大行其道。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孩子讀中小學,家長往往就不得安生。現在不少小學低年級的作業,完全靠學生自己,根本完不成,家長通常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跟孩子一起做。《意見》提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確實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現在許多中小學往往每周都有考試或者類似于考試的作業測驗,甚至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意見》規定要“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減少考試的負擔,為的就是減少考試的頻率和壓力,避免由考試領導教學。
《意見》在“完善招生考試制度”部分還指出,“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高中階段學校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穩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不得制定考試大綱,不斷提高命題水平”。這些規定和辦法與高考改革相銜接,目的是減輕中小學生的考試負擔,減輕課業負擔。
不過,我們應該認識到,現今中國社會的多數家長除非迫不得已,一般都不愿讓孩子失去升學機會。父母對孩子讀書成長的期望很高,在督促子女學習方面往往不切實際。現在中小學生的學習和升學壓力不只來自于學校,有些也來自于家長。當初中改為劃片就近入學之后,小學師生的課堂教學壓力會有所減輕,但許多家長卻要求學校對孩子多加管教,或在晚上及休息日另找家教補習。
在高度重視子女教育的社會文化氛圍中,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和壓力不易。從長遠來看,或要逐漸淡化過度重視升學考試、名牌大學的教育價值觀。
《意見》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政策,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范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不過最重要的是落實,尤其是現在一些地方不少民辦學校跨區域招生,或者用很高的薪酬將優秀教師挖走,對公辦義務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理應對其進行認真審視。
![注川越微信公眾號](http://m.yikoo.com.cn/Websites/chuanyue/Uploads/Picture/2019-05-25/5ce8e6c2727f8.png)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