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
四川:"校園餐"常態長效治理 鼓勵聘用家長從事食堂工作 2025-01-25
-
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是為了延緩就業嗎? 2025-01-22
-
多所“雙一流”高校發力醫學 2025-01-21
教育部等三部委聚焦義務教育短板發力 重點消除大班額
2019-09-02 | 文章來源:教育在線 | 分享到:
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基本消除現有56人以上大班額,全國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力爭2020年秋季開學前,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所在省份基本辦學標準。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編制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項目規劃(2019—2020年)的通知》,決定2019—2020年中央補助資金將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部部分困難地區的義務教育強弱項、提質量。
按照通知規定,補助資金以突出重點、聚焦薄弱、結合發展、提升能力、地方為主、中央獎補的原則,將主要用于校舍建設、設施設備購置和學校信息化建設。在校舍建設方面,重點加強學校教學及輔助用房、學生宿舍、食堂、廁所、鍋爐房、浴室、運動場地、校園文化等建設,辦公樓、禮堂、體育館、塑膠跑道,以及其他超越基本辦學條件范疇的項目,不得列入項目規劃。在設施設備購置方面,重點添置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器材、課桌椅、食堂設備、學生用床,以及飲水、采暖、安全等設施設備。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經費主要用于學校通過光纖、衛星等方式實現寬帶網絡接入、校園網絡建設,以及學校教室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購置,專遞課堂、同步課堂相關設備購置。
根據計劃,力爭到2020年秋季開學前,相關地區統籌做好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學校規劃建設工作,基本滿足易地扶貧搬遷后的群眾子女就學需求,統籌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項目和資金,按照標準為邊遠艱苦地區兩類學校教師建設必要的周轉宿舍;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不斷提升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為確需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專遞課堂、同步課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互通共享;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互聯網+教育”建設,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中央補助資金將重點向基礎薄弱、財力困難的省份特別是“三區三州”以及“三區三州”外的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脫貧難度較大的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通知要求,各省份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確定具體實施范圍。其中,消除大班額應以城鎮為主,寄宿制學校建設以鄉鎮為主,小規模學校建設應為規劃長期保留的鄉村學校。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